為了製造一個富人究竟需要多少個這樣飽受煎熬的人?
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的《謊言的年代》也許在無奈無助的時空,暫作心理治癒的草藥偏方。
這陣子炙手可熱電影《上流寄生族》,來得正好。一句對,我便明白,原來搭地鐵不是上流人的生活,難怪無廁所(其實有不讓你用),也沒椅子坐(少得可憐)。搭過不同地方的地鐵。香港的真的排名榜末,真的最差,而且愈來愈差。還好意思去管理其他地方的地鐵。還是努力起樓吧,改名做地產公司便名正言順了。香港十大失敗公司前三名,年年賺錢再加價又質素下降(借題發揮加離題)
電影未看的,推薦必看。
今天搭地鐵,也自問有否發出異味而被嫌棄。電影真好,曲線寫實。
想起村上春樹的說話:「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,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,雞蛋是多麼錯誤,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。」
大時代中大是大非的議題便是一片照妖鏡
找出蘇東坡的書細讀再三,人生的上落,浮名浮利,虛苦勞神。好累的六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