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有不同,大異其趣
只要你去過一次, 便會認得出來。
你認得多少家? 答案見下最下方
A 這打破的天花水泥露出鋼筋成了地標。
書店主人曾說, 不用推薦什麼書, 就好好出去走路吧, 回來再看書。
B 台中風格, 就在綠蔭樹旁, 書不用多, 一本好書勝過千言萬語
C 在這美好環境中的一家小書店, 晴天可以好好活在田中, 雨天回去好好讀書,便是人間仙境。
D 以旅遊作為主題的書店, 那些年訪問40-50家台灣小書店, 便由這裡起行, 記憶猶新。
一面靠窗巴檯, 一杯飲料, 靜享一本書。
E 在淡水河邊滿滿詩集, 裡裡外外是流浪貓生活的痕跡, 可一不可再。有何不可!
F 讀書忘我, 也忘卻時間。可以讓時間慢下來, 更可穿越時間, 回到未來。
G 不用猜, 濁水溪以南最活躍書店… … 書店主人余國信, 見一面便印象深刻, 永誌難忘。
H有些書店, 會跟書連結, 這本書由書店主人家慧推薦給蔡刀, 也是由她引路, 開始住進台灣的書店, 一條不歸路。
I 太美了, 在老房子古蹟中的小書店, 雖然已經不存在, 卻永留心中
J: 當年住進去的台北書店, 也打開進入台灣書店之間, 在這裡, 遇見一些人, 教我一些事。
K: 書店, 裡裡外外, 都是驚喜。
L: 台北書展一幕
M: 一盞枱燈, 一個角落, 成了永恆記憶
跟連鎖店不同的是, 有共同的氛圍與選書。
台灣小書店, 有自己的思想。即使同人主人開第二家, 也會完全不同風格, 卻又隱現舊有靈魂的進化版, 看著2.0, 3.0 都十分有趣, 耐人尋味。久久沒想, 更是懷念。
書店, 書是主體,
配合環境氛圍, 只要找對一本書, 書中一句話, 便好。
有用無用, 用誰的尺, 也沒關係
儘管想太多, 太敏感, 也沒關係。
答案
部份已結業或轉型, 到訪前請先搜尋及電話聯繫
A: 台南草祭, 改結業及轉型改成背包客棧
B:台中一本書店
C.桃園晴耕雨讀
D. 旅人書房
E 淡水: 有河BOOK
F: 台北: 依聖伊聖詩私房書櫃
G 嘉義: 洪雅書房
H 羅東: 好森 + 註書店
I 宜蘭: 舊書櫃
J 台北: 註書店
K 雲林: 虎尾厝沙龍
L台北書展
M台中:東海書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