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2年前看《日日是好日》這本書,便好喜歡。期待拍成電影,一月終於上畫,有緣,珍惜,活在當下,一期一會的感動。
好書,被選中拍成電影,殊不容易,也考導演功力。什麼都不改便沒有電影的性格;改得太厲害又招作者及讀者指責。古今中外,好書改編成電影的例子不少:達文西密碼、射雕神雕、胭脂扣、神探伽利略、在咖啡冷掉之前⋯。看過書的,都好期待去看電影,然後又再書,沉溺其中,永不超生。
因《日日是好日》電影上畫,幾星期前便去訂書。可書絕版好一陣子,電影上畫也讓書加印,可一直比其他遲來。
直到幾星期後的一個晚上,在看《日日是好日》電影中,竟然收到電郵,書寄出了,好巧!
翌日出遠門,在出門最後一刻,竟然收到快遞電話,出奇的書到手了。原本選了帶出門的書放回書櫃上,讓《日日是好日》一書帶我上機,
坐飛機讀喜歡的書,是快樂排名榜長勝獎軍,在三萬尺高空的感動,更見強烈。
更神奇的是,當結合柳宗悅的工藝之道,《日》的電影及書一脈相承,表達生活之美,在工藝與茶道共通之美。而活在當下,聽雨、泥土味道、茶香與茶味揉合環境,在場不同人的感覺,只此一次,不會重複,體現一期一會精神
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,也有你的用心與堅持執著
我第一次看書時不很明白,看電影時又突然明白了,再讀書,又胡塗了。你看電影後,一定會明白。人生,有些事立即明白,有些事情是明白不了。然當「行」與「心」結合,那延遲到來的明白,又是另一番境界
觀察匠人手藝之美、欣賞泡茶師的表演同時又喝好茶,是種福氣。懷念兩年前在仙台的一茶席中⋯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