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媽從小訓誨:天下無難事,只怕心不專
可對小朋友來說,少不免怕痛怕鬼,關鍵時刻捨難取易。
2018年潛行低谷,好不容易爬出來。靠的板斧一是先做怕的事,二是堅持走在最難的路上。
一句話:愈怕的事愈先做。
跟John Green 說的讓我們的恐懼成為秘密武器,不謀而合。
當敵人以為我們怕水路,而在陸路埋下重兵時,我們卻在水戰中成為水行俠,大勝一場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
人生低谷中,不免悲觀,怕的事更多。先做,下定決心主動出擊,發現,人內心的恐懼,比實際大得多,動手了就發現其實沒那麼可怕。此其一。
2018年,聽到一句話,關於成功的捷徑。驟耳聽下去,以為是騙案。誰都知道經典是成功沒有捷徑,只靠…(下省300字)
有,實證。「成功的捷徑是義無反顧的堅持走在最難的路上。」
如果開餐廳,正在想菜單賣甚麼。便是在多個可能選項中,烹調上最難的菜單。茶餐廳滿街都是,要快要易,大家都知公仔麵先泡了熱水,豬排一次煎五十件等客到。但要做到像屏山華嫂冰室,客人到時才逐隻蛋煎,用芫茜皮蛋湯底熬出家庭式的味道,聽下去便知道是難上加難的偏執狂,才會天天門口大排長龍。客人還是山長水遠跑來屏山的小村落,吃過念念不忘。難怪在香港開了三家分店,由三個兒子分別執掌鑊鏟。2019,更會開到台北去(絕密,別告訴別人)。
我們沒有鼓勵做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,只是當人在低谷盤旋打轉時、選擇困難症時,舊路不通是肯定的,在能想到的選項中,別太快刪除表面上有點難的,實情是容易的都是下坡路,還擠滿了人,價格混戰的紅海。何不挑戰一下自己,走不同的路,開拓另一片藍海,人生到處是驚喜,此其二。
別急,不用今天跑去做最怕最難的事,先做好心理準備。設定一個好時機,年初一,或是4月1日也好。時辰未到,可考慮先把自己鍛練一下,方法有二:
充電方法一:運動。去旅行時挑有鍵身室的酒店,騎騎單車,調最輕量測試全部的鍵身器材,量力而為,一下子,心情便好起來,你的大腦會給你獎勵。也可以跑步或游泳一個小圈,每天加一圈,連續21天,你便會成功,我試過,這一天加一很管用。即使心情不好,也可以放半天假,只穿球鞋,現附近甚至下樓走一走便算合格(到時,自然會去跑的)。人生低谷中,身體健康更重要。尤其病後康復更珍惜能跑能跳。有幾年擔任一個癌症病人氣功同學會顧問,一年兩次碰見他們,都感受到大家的惜緣惜時心情。
充電方法二:多讀書,這主題原本可以下省三千字。然而,讀書還有一項秘技:同一時間放四本書在床頭,就按自己喜好,在書店或圖書館找幾本合眼緣的書。按當天天氣與心情,可以看一章回紅樓夢,看一篇深夜食堂,看食譜明天煮一個龍蝦意大利麵,或看一篇周國平的哲學小品,甚或看李娟新書:記一忘二三,大笑一場。別因為選錯一本書,勉強看,或停著不想看,又不想放棄,這樣害很多人不想看書。
2017/18年意外腳掌嚴重受傷,不能走路一個多月。意外地書量多了數以十倍,也按醫生囑咐做更多運動。身心互補。有時,書的一句話,便可以讓人充滿力量。『人生低谷如在鑊底,往那個方向都是向上,沒什麼好輸』,怕什麼?來吧!就挑最難的,反正沒有做過,做得到便是經典。
感謝爸媽從小的金石良言,我們一眾都很少有怕的東西,也沒有怕難,便是奠下基礎,日後可以優先做怕的,堅持走上最難的路。
2019挑戰重重,加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