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陣子,不同場合都聽到人提及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感到好奇,便找來讀一讀。
中文版早在2014年初版,連續幾年非常暢銷。上月,出了系列新書《變老的勇氣》,如果《被討厭》是理論課,《變老》是實踐課。
有趣的是,在新書《變老的勇氣中》,作者岸見一郎談到,「五年前出版的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,書名似乎脫離了原由,招致不少誤解。我在書中表達的並不是被人討厭也沒關係,也不是歡迎別人討厭自己,而是不要害怕被討厭。」
全書以年輕人看到一句話:『世界無比單純,人人都能幸福』,憤憤不平的去找主張這想法的哲學家議論,在對答之中,充滿張力與挑釁,內容沒有高深理論,而且像看小說的峰迴路轉。你也想加入戰場一起爭論?老實說,好些極端觀點我也無法全完認同,沒關係,哲學家與年輕都愛思考與討論。一會兒你可以站在年輕人的立場,下一刻你又會認同哲學家,蠻好玩的。顛覆固有的舊經驗,醍醐灌頂,妙
人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來到這世界,要擺脫無力的狀態,便需要去追求卓越。也在這過程中,也產生自卑感。哲學家引用阿德勒的學說,說明人人都可以改變及追求幸福。
那幸福是什麼?
阿德勒是與佛洛依德及榮格齊名的三巨頭。哲學家由割捨別人的課題,界定自己的事與別人的事,帶到自由及被討厭的勇氣,透過對「共同體」的認同與擴大,轉入幸福人人可得,幸福是什麼?想知道去找書看看吧!你也可以。
如果,你家中有需要照顧的長者,那麼,更推薦連《變老的勇氣》一起看。(2本書起看是十分有趣的過程,4本一起更佳)『人生,下坡路最精彩。不要向上,要以向前為目標。不用扣分,而要用加分過日子。』
書中提到,對失智症的父母,不用否定其妄想。更不用經常提及忘記這件事。也是作者親身體驗,感受至深。
2018年好像特別多人離開,死亡不是意外,活著才是。但沒有人可以逃避死亡,也沒有多少人可以不正視老這主題。包括家中父母長輩。作者岸見一郎說:『如果梗場能夠有助於年輕人期待自己變老,同時讓目前已經年老的人感受到和年輕時不同的喜悅,產生生命的勇氣,將是我最大的榮幸。』
一次看兩本書,而且同一作者,更一氣呵成,互相呼應。一次推薦兩本書,也十分有趣。
每個人內心裡面,藏著你早有著的幸福,等待發現,人人都可以改變,人人都可以幸福。那比起什麼都更療癒。回到單純的世界。
真正相信自己的人是很少的,有些人的自信不過是一種有益的盲目,似乎下意識地知道自己內心的空虛,避免去看透自己,以維持虛假的充實。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氣正視自己的人,而這樣的自信也必定和對自己的懷疑和不滿有著內在的聯繫。~周國平
世界上最珍貴的勇氣是相信奇蹟。-畢淑敏
任何一個有智力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,更複雜,也更激烈。往相反的方向前進則需要天份,以及很大的勇氣。 —— 愛因斯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