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見一抹藍
傳統之美 驚喜卓也藍染
台灣藍染的傳統手藝, 隨著科技發展, 科學漂染技術, 及周邊低成本的成衣業競爭而一度於民間消失。過去十年, 卓也小屋提供民宿及健康蔬食火鍋的同時, 全方位拓展藍染藝術。
在卓也小屋內, 客人可以親自體驗藍染的樂趣。購買藍染產品。在夫婦兒子及員工的努力下, 復興傳藍染工業, 堅持自家種大菁開始, 打藍, 在台灣中部重新打造台灣藍染的工藝。主人相信, 台灣不能沒有自己的工業, 就這樣, 讓一片藍重現江湖,
平價的東西, 在網上按一下便可以淘的時代, 誰還會在意傳統的技藝, 用自己一手種植的原材料, 古法炮製, 以最佳品質的綿布, 經九次到五十次的重覆染布… …
由苗栗卓也小屋, 開到台南林百貨, 去年農曆年, 卓也藍染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張大吉。去台灣遊行的朋友, 是為今年必到之熱點。這裡, 有文青喜愛的文創產品。
卓大嫂鄭美淑出版專書<<又見一抹藍>>一紙風行, 獲邀四處講學分享。
驚喜, 是這裡傳承幾代人的努力, 有上一代的經驗傳承。有現時全身投入的卓也小屋主人夫婦 卓也 及 卓銘榜。再加上新一代菁英藝術家, 畢業於師大藝術的兒子 卓子絡將傳統藍染, 提昇到全新境界。
由傳統到現代, 有我們的堅持與倔強。在卓也小屋內, 客人可以親自體驗藍染的樂趣。購買藍染產品。在夫婦兒子及員工的努力下, 復興傳藍染工業, 堅持自家種大菁開始, 打藍, 在台灣中部重新打造台灣藍染的工藝。主人相信, 台灣不能沒有自己的工業, 就這樣, 讓一片藍重現江湖,
任性小夫妻及兒子, 在台灣中部苗栗, 十年打造一幽夢。 為了一隻貓頭鷹, 買了一座山頭。作者鄭美淑及丈夫卓銘榜, 在這小小山頭復興台灣失傳已久的藍染藝術, 還有台灣人的韌性與任性。
⋯⋯
這本小書剛剛到手,急不及待跟大家介紹及推薦。
藍染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民間傳統, 青出於藍一句出於《詩經》。台灣藍染一直以來廣受歡迎,但隨著化學漂染技術出現,草木染便被遺棄。卓大哥及卓大嫂卻用上十年時間,讓這門藝術復活起來,自己跑遍台灣搜集大菁,種植,藍靛,染布,行銷,設專櫃。全部身力身為,用心細致。一步一腳印,一布一心思,每一頁都是激勵人心的故事與經歷。
喜歡到台灣旅行的朋友,更不容錯過這一本新書。書裡面的藍染,走在台灣環島都可以找到銷售點。你更可以跑到苗栗小屋藍染(台中機場前往約30分鐘車程),親身體驗藍染DIY的樂趣。再吃一頓山野菜火鍋, 意猶未盡, 便在卓也小屋住他一個星期, 享受農家樂, 遊走斷橋觀雲海,在三義這個慢城享受慢生活之美。